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父爱十分(打滚求月票)
    对董鄂氏,康熙既是满意,又是不满意。

    满意的是,她以九阿哥为重,大肚便便,还亲自迎到大门口,又是亲自照顾;不满意的是,不够稳重,不会权衡利弊。

    九阿哥既是有恙,两人就该分房别居。

    毕竟正院中除了董鄂氏这个孕妇,还有三个孩子。

    让九阿哥在正院养病,是下下之策。

    顺境之中还罢了,有自己盯着,给他们夫妻找补,不会让他们吃了亏;等到逆境,夫妻两个没有一个能让他放心的。

    可是康熙也晓得自己吹毛求疵了。

    要是董鄂氏真的将孩子与自己放在九阿哥前头,那康熙也不乐意。

    只能说这亲事指的不错,巧妇伴拙夫,也能和和美美的。

    等看到郭络罗氏的消息,康熙有些恍惚。

    上次看到郭络罗氏的消息,好像过去好久了。

    郭络罗氏的恶形恶状,并没有在御前露过。

    最初的厌恶过去,康熙记起了郭络罗氏第一次入宫的情形。

    那还是在岳乐薨前,年幼的郭络罗氏跟着岳乐福晋入宫给太后请安。

    康熙第一次见到郭络罗氏,是个穿着红衣裳的小丫头,跟宫里娴静的皇女不同,活泼大方。

    当时惠妃也在。

    等到岳乐福晋带了小丫头离开,康熙跟太后与惠妃询问郭络罗氏性情,两人都说好,说话爽利,不认生。

    没想到长大了,竟是可恶可憎。

    康熙眼不见、心不烦,将这题本丢到桌子上,对八阿哥生出的那些怜惜也淡了。

    生病了都不肯安分。

    这是笃定自己会因他在病中就不会因他放出郭络罗氏训斥他

    康熙生出厌恶。

    要是被下头的奴才揣摩圣意,他不会这样膈应;可是被亲生儿子这样揣测圣意,他就觉得暴躁。

    他倒是要看看,八阿哥到底想要做什么。

    这是不再惦记收拢富察家了

    又想要跟安郡王府联合

    对于八阿哥,他不再做的什么期待,倒是好奇富察家跟安郡王兄弟会如何选择。

    同样是生病,九阿哥跟八阿哥会被御前留心,到了十三阿哥这里,康熙问也没有问。

    实在是儿子多了,这前头的儿子跟后头的儿子就比不了。

    前头的儿子,父子之情更浓些。

    后头孩子多了,孙子都一个个出来了,情分也就寻常。

    乾西头所中,十三阿哥看着也跟常人无样,只是偶尔出现的咳嗽声,显露了他的不舒坦。

    也是因这个咳嗽,他就没有去衙门,留在头所休养。

    十三福晋就端了调好的蜂蜜水给他,道“爷小口喝,压一压”

    十三阿哥接过来,道“本想着昨日行围,给你挑些好皮子回来,结果行围取消了。”

    至于前天的缴获,各旗比的是数量,有几头狐狸,也没有顾忌皮子完好。

    十三福晋道“等下一回,这回爷要是带了不舒坦去行围,就算得了再好的皮子,我心里也不欢喜。”

    再说她也不缺那个。

    今年夏天去热河,几位公主来朝,她也得了不少馈赠。

    十三阿哥看着她道“嗯,那就下一回,说不得年底,汗阿玛还会再去。”

    十三福晋的手上的动作也没有停,将十三阿哥膝盖上凉了的盐袋拿下去,换了刚热好的另一只。

    冒着凉气的膝盖,被严严实实遮在盐袋下。

    这盐袋的温度略微有些烫手,不过隔着裤子,倒是正正好。

    十三阿哥舒服的叹了口气,看着盐袋道“这偏方还真是管用,这不过一刻钟的功夫,爷好像真的觉得不疼了。”

    十三福晋笑得温柔,道“九伯能跟爷说这个,肯定就是靠谱的,要不然也不会跟爷说,回头叫人去御药房问问黑蚂蚁,将蚂蚁酒也泡出来。”

    十三阿哥想了想,道“不必去问御药房,回头打发人从外头药房采买好了,用着更方便,还不用记档。”

    十三福晋道“都听爷的。”

    十三阿哥道“近朱者赤,养生这里,信九哥没错。”

    夫妻两个小别,面对面就是温情脉脉。

    这会儿工夫,门口就有丫头进来,低声道“爷,福晋,瓜尔佳格格来给福晋请安。”

    十三阿哥听了蹙眉,望向十三福晋。

    十三福晋脸上的笑容浅了,看着十三阿哥不应声。

    挺着八个月的肚子来请安,平时怎么没见她这样谦卑

    只是十三福晋心里也憋气,这位本就是因是保圣夫人侄孙女的缘故,要客气几分,如今母以子贵,更是多了护身符。

    十三阿哥望向那丫头道“叫她回去,爷身子不舒坦,别过了病气给她。”

    那丫头应声下去了。

    十三阿哥拉起十三福晋的手。

    “该给的体面给了她,该有的规矩也要有,爷瞧着她有些轻狂了,日子还长着,爷不会叫你成了笑话,你也体恤体恤爷,别让爷成了笑话。”

    十三福晋好一会儿,才回握十三阿哥的手,看着十三阿哥。

    “爷要一直这样清明才好,我不求爷偏着我,可是也受不了爷偏着旁人。”

    十三阿哥面上多了郑重,道“放心”

    有哥哥们的前车之鉴,他本就盼着夫妻恩爱,怎么会犯了五阿哥跟七阿哥的错误

    这世上的夫妻有各式各样,他自然盼着自己跟福晋恩恩爱爱、心意相通

    一夜无话。

    次日一早,圣驾奉太后移驻畅春园,随行宫妃有宜妃、和嫔、敏嫔与王贵人。

    除了九阿哥跟八阿哥、十三阿哥这几位抱恙的皇子之外,其他皇子又齐聚宫门,恭送圣驾。

    十阿哥站在皇子队列中,看着圣驾队伍离开,有些担心自家九哥。

    十七格格跟十九阿哥还真是一时半会儿送不回去了。

    这叫什么事儿

    九哥要烦躁了。

    大阿哥则是想到刚收到的消息,太子今日回京。

    皇父对太子的态度变了。

    换做早先,为了等太子回来,皇父会延迟一日再去畅春园。

    毕竟太子不是在外玩乐,是因病滞留在外。

    大阿哥神色有些恍然。

    要说皇父对儿子们的慈爱总共有十分,那落到太子身上有七分,落到他身上有两分,剩下才是其他人的。

    如今对太子这样冷漠,那对他,对其他儿子呢

    至于三阿哥,则是跟四阿哥道“这回咱们不用跟着搬到阿哥所了吧”

    大家都在六部行走,每日点卯,要是住到海淀去,多有不便。

    四阿哥点头道“痘疫还没有完全过去,园子那边不宜人太多。”

    三阿哥听到“痘疫”,立时安静了,也没有心情惦记其他。

    在南苑时,都忘了这个,眼下又想起来了。

    太子昨日住在通州行宫。

    等到巳初,太子就带了从人,浩浩荡荡地回宫。

    可是此时的紫禁城,因圣驾移住的缘故,早安静下来。

    太子本打算回宫以后,先去乾清宫报平安,再去宁寿宫请安。

    眼下,这两处的宫室主人都不在。

    太子在毓庆宫坐了一刻钟,外头的端罩都没有脱,问了总管太监弘皙跟弘晋一切都好,他就起身出了毓庆宫,前往海淀请安。

    谁叫他是儿子、是孙子呢

    这远行归来给长辈请安问好,也是规矩所在。

    在德州养病这些日子,太子也想了许多。

    这天下是八旗的天下,可最多的子民却是汉人。

    汉人重礼,尊崇嫡长。

    自己守着规矩,规矩就是自己的底气跟铠甲。

    小半个时辰过去,太子进了畅春园,在清溪书屋外请安。

    清溪书屋里,康熙正在跟马齐提及山东、安徽两地今年春夏的水患。

    他是因想到时疫,担心起这两地。

    每一次地方大疫,都会报到朝廷,昨天下午康熙让人将这几十年地方报疫的折子都找了出来。

    除了江南诸省之外,北方诸省,疫情最多的就是山东。

    康熙就有些担心。

    要是圣驾才巡幸完山东,山东就有大疫,那么不吉利,要防着民间妖言。

    “除了减免赋税,也要让地方做好准备,这冬春交替之时,最容易出现大疫”

    康熙跟马齐道。

    只是这种预备,不好发明旨,也不好落在密折上。

    康熙这样交代马齐,就是让他盯着此事的意思。

    这外地督抚年底都要安排人往京城送年贡,也会拜会诸位大学士送“年敬”,还会往户部送“炭敬”。

    马齐领会了圣意,道“皇上仁慈,山东地方官也不会懈怠,会多体恤百姓民生,如今南巡治理得差不多,往后山东的水患也会少了。”

    康熙想起这几十年的治河史,道“这加起来,万万两的银子砸里头了,只盼着能保一方百姓平安。”

    康熙在留心马齐,看不出他跟平日有什么不同。

    这才是他提拔起来的大学士,晓得谁才是真正的主子。

    真要因富察家下旗,归了八阿哥,马齐兄弟就将八阿哥放在他这个主子前头,那这人也用不得了。

    只是

    下旗就是下旗

    即便自己这个皇帝是八旗共主,也不能否认八阿哥也是富察家名正言顺的主子。

    富察家四兄弟,马斯喀管着内务府,马齐是大学士,马武是自己的御前侍卫,距离圣驾太近了。

    康熙端起茶,喝了一口。

    他已经后悔安排富察家下去,当时是想着给八阿哥做个助力,省得八阿哥孤立无援,无法抗衡安郡王府。

    没有想到,八阿哥压根没有领会自己的意思,选择联合安郡王府。

    他也后悔将马齐长女指给八阿哥了。

    幸好两人之间没有孩子,要不然天长日久的,富察家还真是不好说。

    等到知晓太子求见,马齐就告辞。

    康熙点点头,让他退下了。

    等到马齐出来,正好跟太子打照面。

    “奴才见过殿下,请殿下安”

    马齐打千道。

    太子抬手道“马中堂请起。”

    他还想要跟马齐再说两句,梁九功已经出来请人。

    太子就跟着梁九功进来。

    “儿臣给汗阿玛请安,儿臣不孝,让您担心了”

    太子进来,就行了跪拜大礼。

    康熙看着,眼睛眯了眯。

    若是家人久别相见,那就是抱见接面大礼。

    父子两人不算久别,可太子毕竟是远行回来。

    眼下这礼,少了亲近。

    “起喀”

    康熙抬手叫起,面上依旧慈爱,打量太子两眼,嗔怪道“清减了,让你慢行,又不听话”

    太子道“汗阿玛不在,儿臣心里没底,在外头也不安生,就盼着早日回来。”

    康熙听着,不置可否。

    若是太子十几岁的时候说这些话,自己就信了,可太子今年已经二十九,这话也就是哄人。

    太子,学会口是心非了

    yetia8273941871613h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yetia。何以笙箫默小说阅读网址yetia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