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瓶,递与明昌郡主,“狐族的灵药,包治百病,郡主可寻人试试。”

    这是先时胤礽命管事向黄翁求购而来备用的,听闻明昌郡主之子体弱多病,他夫妇二人不约而同便想到了这瓶药。

    明昌郡主接过,并无讶色,毕竟已从交谈中得知了吴熳的奇遇,如此,她有些常人没有的东西也是有的。

    当即打开,丢了一粒进嘴里,当糖丸一般嚼了,对吴熳之信任可见一斑。

    吴熳亦并未惊慌,仿佛知道她会这般做。

    二人向来心照不宣、默契十足。

    明昌郡主咽下药不过几息功夫,便觉通体舒泰,她产后有些女子病,这会子竟感觉不到了,兴奋赞道,“好东西”

    吸了口气舒缓情绪后,又向吴熳道,“我儿身子不好,不知如了多少人的意,如今有他姨母这药,便可教他们瞧瞧我们的厉害了”

    吴熳见她意气风发,自然高兴。

    又待两个孩子玩够了,明昌郡主命人带他们擦了身上的汗、换了衣服,方用膳。

    而后,吴熳陪明昌郡主尽兴而归。

    到家时,胤礽都被她身上惊人的酒气吓到了,慕哥儿被白荷抱着跟在身后,早已睡熟。

    胤礽便让白荷先带慕哥儿回房歇息,自个儿将人抱起,慢慢在院里来回走。

    “这么有兴致”他问她。

    吴熳靠在肩上点头,“郡主酒量大涨,见我也能喝,便拉我喝到现在。”

    “开心吗”胤礽感受到了她的情绪,问道。

    “嗯,高兴”

    郡主是这一世除了祖父母以外,第一个无条件对她好的人。

    如今再见郡主,了却了她的一桩心事。

    又似想到男人想知道什么,吴熳道,“郡主在塞外亦过得开心,鞑靼王后本就势大,郡主发展多年,如今大权在握,继承人身体不成问题后,便可大展拳脚,郡主定是下一位萧太后。”

    胤礽听了,长叹一口气,若是他的三格格亦能如此便好了。

    夫妇二人在院中转了几圈,待吴熳酒气散尽后,方回房盥沐歇息。

    这日后,明昌郡主常命人来请吴熳带慕哥儿一块儿出去玩耍,直至回程的前一日方止。

    这一日,郡主设下辞行宴,将义忠亲王、吴熳及其兄弟姐妹都请了来。

    因乃家宴,便未分男女,义忠亲王与吴熳分坐左右次席。

    承熙郡王见状,入席后怒摔酒盏,指责明昌不懂尊卑让父亲坐次位,更让吴熳这个卑贱之人凌驾王子皇孙之上。

    实则是借机发泄不满,父王把人手都给了明昌,这些日子他意欲交好明昌,多次上拜帖,却被拒绝,如若明昌公务繁忙也就算了,可她不过同一个“婢女”玩乐罢了,可曾将他这个兄长放在眼里

    明昌见状,并不生气,声音不疾不徐道,“大哥才是,这么多年都没长进。从前大哥为长孙,我虽为嫡,却也让你三分,你多得寸进尺,我从不计较;而今我乃一国王后,与你的王妃可不同,我的贵客亦与常人不同,何为尊、何为卑,大哥不懂吗”

    话毕,眼神凌厉射向承熙郡王,将人逼坐下,再无言语。

    而后,又转向席间众人,“今日让你们来,是为着认认脸。我和亲多年,你们都长大了,变样儿了,今日若不设这一席,走在大街上我都不认得你们,这样不好,免得来日你们落难了,我不好捞你们”

    众兄弟姊妹一时语塞,这是什么话。

    只听人还在继续,“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郡王、郡主、国公,这是你们的分家饭、嫁时衣,若想有出息,便别指这个一辈子,自个儿建功立业往上爬;若是觉得爵位还行,别无他求,便安生度日,千万别连这碗分家饭都端不稳,平白教父王担心。若有一天犯事儿了,争取流放到秦州,三姐能捞你们一把”

    话毕,又向义忠亲王道,“父王也是,儿孙自有儿孙福,您已荫庇他们到如此地步,足够了,多顾着些自个儿的身体,安享天伦才是。”

    义忠亲王大悦,应了声是。

    其余人等却笑不出来,他们竟不知三姊这究竟是好话还是歹话。

    明昌郡主却不管,举杯,豪气道,“来,喝”

    众人只得陪饮。

    这一宴尽兴之人尽兴,不悦之人不悦,不论如何,此乃最后一聚,此生可能再不复相见了,未免有些伤感。

    宴尾,几位郡主、国公年幼时与明昌郡主感情甚笃,都不舍落下泪来。

    次日,王驾出京,吴熳站在一处高楼上目送。

    只听胤礽在她耳边道,“以我们之力,你随时可去看她,不必不舍。”

    吴熳点头,笑了笑。

    第一百五十二回

    明昌郡主走后, 吴熳夫妻也命人打点行装准备离京,恰逢贾元春诞下的小公主百日,因着甄老太妃孝期不好大办, 但应有的贺礼当是要有的。

    慕哥儿百日、周岁,贾元春皆有“赏赐”, 怎么也该还回去,吴熳遂比着“赏赐”备下一份厚礼, 送往荣国府, 由荣府一并带入宫中,而后便未管。

    又着人送了王熙凤一份才俊名单,并介绍了一位好保媒的夫人, 便一径往宁州去了。

    却说贾母和王夫人自宫中回府后, 洋洋喜气盈腮,宣告府上众人,明年又许省亲了, 又可迎娘娘归家以享天伦。

    只一听这消息, 有人欢喜有人愁。

    甄老太妃丧期, 禁一年筵宴音乐, 大观园中小戏子散作丫鬟, 教习亦辞去, 贾琏又裁撤了大批家下, 如今场子撑不起、伺候之人亦不够数,更别说这几年府里寅吃卯粮, 实在无钱可用。

    贾琏为难, 贾政不理俗务、贾宝玉不知事体俱是沉默。

    许久不得结果, 亦不是办法,王夫人便隐晦提醒贾琏, 可像盖造大观园时那般,再行一回事。

    这可惹恼了贾琏,“太太不知,那年打的饥荒,侄儿到现在都还未拉完,这府里时不时就来上一二乱七八糟的人让我还情,这外头随处可闻我荣国府仗势欺人、倚强凌弱,偏府上得了人家的好处,我有苦不能言,如今再来一回,便是拿侄儿的官儿作抵,稍有差池,侄儿可就作平头百姓去了”

    贾琏甩袖,别过脸去,此法怎么说都不依。

    王夫人被小辈羞得青了脸,一时不说话了。

    贾母沉默半晌,开口道,“便将我的梯己拿几箱子出去罢。”

    “老太太不可”

    贾母话音才落,贾政便阻止道,若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