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350章 你这嘴开过光?
    第350章 你这嘴开过光

    李定安昨天说的很清楚山顶要是还找不到窑址,今天就打道回府。

    结果找到了,所以人不但没少,反而多了好多。

    市文物局又抽调了三个队,两个所,再加雇来的村民、铲车、挖掘机、车辆,偌大的山下热闹的像集市一样。

    马献明给各队分配任务,因为都是第一次配合,所以场面有点乱找机械的、喊村民的,甚至还有抢工具的。

    李定安坐在山坡上,静静的看着这一切。

    左朋气喘吁吁,一屁股坐到他旁边。

    “李李老师,你不下去看着点”

    他摇摇头“不用,老马就能搞定”

    遗址找到了,瓷土也找到了,包括相关的遗物资料,剩下的就是挖掘。别说马献明,就是给舒静好,再给她派一队村民也能干好。

    左朋顿了一下“李老师,你是不是快走了”

    李定安笑了笑“应该的。”

    调研没问题,即便冲着这一个月以来当地要人给人、要车给车、要机器给机器的份上,也得用心帮他们探一探。

    李定安皱紧了眉头“罗盘”

    国博够不够权威

    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

    李定安够不够专业

    左朋踌躇了一下,“就是之前提过的想请你对市内的遗址遗迹做一下调研”

    但说实话,李定安不是太情愿。

    “我计划的是元旦回京,时间倒是有一点”

    左朋拍了一下胸口,“凭我和何馆的关系,如果请他帮忙,他肯定得帮我们站一下台,但前提是,多少得找到点真东西”

    关键的民间的热度还贼高虽然说网上的信息都被张汉光给屏蔽了,但网民是有记忆的,稍稍炒作一下,热度就起来了

    “左局,我还没说完”

    噱头得够大,还得足够新奇,最关键的,要有可信度。

    只是苦于没有炒起热度的契机,说直白点得有噱头。

    “也不算什么大事”

    同时也有顾虑因为市局的堪查能力以及专业程度有限,可能会对遗址造成二次损害,所以一直搁置”

    想的挺周全。

    就现在的网络环境,就算是牛副吹上天,说发现了外星人飞船,但如果没有权威部门背书,鬼才信。

    不好请,也请不来,所以计划一直搁直。直到国博和李定安从天上掉了下来

    “好,我尽力”

    “哈哈这個您放心,我们暂时还没有相关的宣传计划,既便有,也不敢麻烦您”

    长眼睛的都能看到这次的堪探过程,不夸张,惊碎了一地眼球。

    别说,还真是。

    “哎哟”左朋忙不迭的站起来,“谢谢谢谢”

    二是老马太心急,没提前做好计划,所以一时有点手忙脚乱。再适应一两天,等他找准节奏就好了

    “谢谢李老师”

    他说这是重大发现,谁敢说不是

    今天的场面之所以这么乱,一是左朋太热情,调过来的人和机器太多。

    这是其一,其二是堪查单位得够专业,特别是具体到人员团队。

    与之相比,通辽同样是地级市,名胜古迹不敢说有多多,但比那儿多好几倍要长城有长城,要宗教遗址有宗教遗址,而且还有一座真正的王府群建筑清代nq郡王府。

    当时的科技落后,条件有限,堪查方法相对粗糙,有几处发掘的都不是很彻底,多少都有点遗漏,所以市领导一直计划,对这些遗址进行一次全面性、科学性的堪查

    但宣传就算了就李定安现在的情形,名气太大反而会起反作用

    何安邦在网上没热度,但身份地位够超然国家博物馆的实际负责人、收藏家协会秘书长。

    大的不说,比如西安、京城,通辽和这两地方不在一个量级,根本没有可比性。

    “不是京大、故宫,甚至港岛的国术学会都给出了结论,我们不可能还幻想着无中生有”

    左朋忙摆了摆手,“主要是之前的一些遗址,比如燕长城,比如金代界壕,以及库伦三大寺这些遗址发掘的时间都比较早,大致都是建国后,建市之前

    好家伙,自己都快忘了,你们怎么还揪着不放

    听明白了当地领导还是想在“文创旅游”方面下功夫,期望以此带动当地的经济。

    李定安顿了一下,“我不上报,也不出镜”

    “还得几天吧等老马捋顺头绪左局,是不是有什么要我帮忙的”

    还有身份,也有地位是不是国博的权威专家,是不是国家级的项目负责人、课题带头人

    但小点的完全可以比,比如西北边陲小城嘉峪关,就靠着一座城楼,几段明城墙,让旅游经济成为了当地第二大产业。

    这一个月以来,人家真心没少帮忙

    两人客气了两句,山下的秩序也渐渐正常。

    程峰已带队对发掘区域完成了划分,以沟岸为前沿,划出了直径为五米的三十个方格,每一位研究员带领三位村民,对探方进行初步发掘。

    稍远的地方,万成标指挥着两台挖掘机对外围清埋,姚川和卫自立各带着几名组员,对挖出的生土层进行辩识,一旦发现实物,立马换成人工发掘。

    剩余人员在对三块洼地钻探,力求探出瓷土的剩余储量。

    一切有条不紊,李定安正想着要不要回宾馆补一觉,对讲机“呲”的响了一下。

    “李老师李老师”

    “收到,请讲”

    “有新发现姚组长沟岸边发现了庙宇遗物,下面可能有庙宇遗址”

    什么玩意

    我带你找瓷窑,你给我挖出了一座庙

    李定安怔了一下“是什么”

    “是一樽石制佛头,头戴法冠,应该是密宗神像,还有两块红粘土烧成的筒瓦,我初步推断,应该都是明代左右的东西”

    “具体位置”

    “正对主峰老道山”

    筒瓦这肯定是盖在房顶上的,不会到峡沟里。再者,庙宇也不可建在山下、谷边。

    估计也和窑址一样,地震时被从山上震下来,又埋到地下了。

    李定安看了看峡沟,又往山上瞅了瞅“左局,以前老道山上有没有建过庙宇”

    “建过,最早可以追溯到红山文化时期,不过遗址已不存,只有几座石制的祭坛,以及陶片其它朝代也有有两座残存的墙基,以及破碎的砖瓦,推算应该属金、辽时期,其下的峭壁上也有金代和辽代的刻字至于明代的,真没发现过”

    左朋稍一顿,眼睛亮了一下“会不会是什么大寺遗址”

    李定安有点无语你想遗址想的有点魔障了

    明代时期,这地方先属大宁卫,后属兀良哈三卫,已属九边,既便有庙,能大到哪里

    清代还差不多

    “先看看东西吧”

    话音刚落,皮卡车开到了山下,李定安和左朋并肩下山。

    来的是姚川的助理,把东西从后座上搬了下来。

    一樽佛头,比拳头略大点,以此推算,全身佛像至多高五十公分。

    头戴骷髅法冠,头顶左右还有分身,一模一样神情的两樽小像咧着嘴,笑的很开心。

    “确实是密宗佛像,欢喜金刚”

    李定安解释着,又仔细看了看,“土泌很重,但没有红锈,也没有沙锈和水锈,初步推断,和民国时的地震无关,入土时间要更早嗯,至少四百年以上”

    四百年之前是万历时期,马献明判断明朝时期,没毛病。

    放下佛头,李定安又看了看筒瓦。

    大致就像一截剖开的竹桶,下端又加了个盖,平时所说的瓦当就是下面这个盖,俗称瓦头。

    主要作用是分挡雨水,二是装饰,所以不但房屋上用,墓中也有。自秦起,从各代墓葬中发掘出来的很多,各朝都有。

    主要辩别方法是看瓦当纹饰。

    比如这一块一只花篮,八枝莲花,既为八宝莲。

    源自于八仙蓝采和的花篮,起始于元代,盛行于明清,为全真教经典纹饰“八宝纹”之一,又称八仙纹。

    大多数的道教庙宇建筑、饰品,以及器物都有相似的纹饰

    嗯,等会

    想着想着,李定安又愣了一下全真教的八宝纹瓦当

    旁边又是什么密宗欢喜金刚佛头

    虽说都是中国宗教,但说实话,但两派基本没有交集属于八杆子都打不着的那一种。

    所以这两件东西凑一块,就挺诡异

    但再看材质佛头是玄武岩雕成,瓦当是铁铝红粘土,十有都是就地取材,范围不会超过两公里。

    再推断时期嗨,八成也是明代的东西

    简而言之这儿建过喇嘛庙,也建过道观,离的近不说,很有可能一块存在过

    稀奇了

    李定安放下瓦当,又往山上瞅了瞅“左局长,这山上建过道观”

    “应该建过吧”

    什么叫应该

    左朋想了想“要不怎么叫老道山”

    好吧,还真没办法反驳。

    “你们没有考察过”

    “考察过,但都没什么价值,包括皇统四年的一块残碑,再没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皇统四年,金熙宗完颜亶的年号

    这位崇儒尊道抑佛,以此推断,山上确实建过道观。

    但不大可能一直留存到明代

    狐疑间,左朋又想到了一点“哦还有一点,其中有一座圆型祭台,中心有鱼眼,有点像是八卦但没有其他信息,所以只是像”

    “年代呢”

    “元至明代”

    李定安想了想“去看看”

    “好”

    左朋点头,两人正准备上山,对讲机又响了一下“李老师,又发现了点东西,我给伱送上去”

    “马所,我准备到山上去看看”

    “已经让小舒送上去了”

    正说着话,远去传来汽车的轰鸣,舒静好挺彪,开着李定安常坐的那辆猎豹,“呲”的停到了两人面前。

    干净利落的跳下车,舒静好把一个塑料代往前一递“李老师,你看”

    铜钱

    一大一小,总供两枚,大的那枚直径近三公分,挺厚,大概两毫米。

    历代铜钱中,这种尺寸和厚度已算是大钱,姚川做了初步清理,锈不多,能看清上面的字迹。

    但李定安看了半天,发现自己不认识。

    是直读的蒙文不,八思巴文

    再翻过来,光背

    他仰着头,细细思索“八思巴文的铜钱,只有元世祖忽必烈和元成宗铁穆尔铸过,但忽必烈铸的是小钱,直径只有23,你从牧民手里收来的那些就是这种要更大一些,肯定是元成宗时期的大钱嗯,这是元贞通宝的当三钱”

    “元贞通宝折三钱,我记得挺值钱”

    “对,元代主要使用纸币,铜钱不多,存世的也不多,蒙文的铜钱相对要少,八思巴文更少像这种品相的大钱,至少十万不过才一枚”

    “说不定还能挖出来好多”左朋一下就来了精神,“这不是还有一枚么”

    “这上面不是八思巴文,而是传统蒙文嗯,等会”

    李定安眯了眯眼睛刚才没留意,只知道是蒙文,但现在仔细看,越看越眼熟。

    呼毕靳汗朱古钱

    而且尺寸、厚度、字体排烈,以及齿缘,都好像左朋之前和罗盘一起送来的那枚一模一样

    “舒静好,帮我取一下包”

    “我带来了”

    她拿出装着那枚朱古币的盒子,递给了李定安。

    左朋才反应过来这个和他与罗盘一块从牧民手里收来的那枚,一模一样

    仔细看了看,又摸了摸,李定安吐了一口气“没错,两枚是同一机构所铸大都泉货监这上面建过喇嘛庙,我是说那种大庙嗯,hf庙”

    左朋直摇头怎么可能

    藏传佛教的传承比天师府还严格,那种庙是能随随便便就建的

    从有藏传佛教至今,奈曼拢共建过二十一座喇嘛庙,但有hf的,一座都没有。

    而只要建了,佛教的相关资料上就会有记载,反正绝不可能像窑那样说埋说埋了

    李定安皱起了眉头那就更怪了

    没建过hf庙,哪来的朱古钱

    “走,上去看看”

    左朋比他还兴奋,刚抬起脚,又指了指舒静好“小舒,把李老师的包带上,万一再发现什么,比如罗盘什么的,也好查资料”

    你也真敢想

    李定安叹了口气,把包接了过来。

    刚关好车门,对讲机又响了“李老师,我老马李老师”

    “又发现什么了”

    “一块铁盘”马献明顿了一下,好像在辩认,“看着好像和左局长那块罗盘有点像”

    李定安猝然顿住,直愣愣的看着左朋好家伙,你这嘴开过光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